1.添加激振力波次数(力波极对数)。增大由谐波磁场发生的径向力波次数,主要靠合理选择定转子槽合作实现。
2.使重要的激振力频率与电机构造的固有振荡频率错开,为此要确定定子构造、转子系统与端盖的固有频率,并把这些固有频率与主要激振力频率进行对比。
3.添加定子铁轭厚,以进步其刚度。
4.加入阻尼材料,以添加电机构造的阻尼功能。用清漆或环氧树脂把定子叠片粘在一同,并填充铁心与机座之间的空隙,就能增大电机构造的阻尼。
5.调节定子叠片铁心与机座之间的机械衔接,使机座振荡。这种办法仅适用于大型和中型电机,这种情况下电机的内铁心和外机座用弹性元件衔接。
轴承带故障运行时会产生过热及异声现象。轴承过热时,其温度能超过90℃,用手触摸轴承盖会有烫手的感觉。轴承的异声可通过螺丝刀头抵触运行中电动机轴承盖处,用耳靠近螺丝刀握把部位辨别。常见的异常声有:
(1)明显的滚动及振动响声,一般为轴承过磨损所致。
(2)不规则的撞击声,一般为滚珠或轴承圈有破损。
(3)声音发哑、沉闷,可能是润滑脂过多或有杂质。
(1)声音尖刻,夹杂滚动声,可能“渴”油。
1.转轴弯曲的检查
将转子夹装在车床上或其他检查支架上。校准时,用百分表沿轴颈或转子表面逐处检查转轴弯曲程度。一般,转轴的弯曲度不应超过0.1mm。即旋转转轴,百分表在转轴每处的圆周上各点的读数差值不应大于0.1mm
2.转轴弯曲的修理
对弯曲度小于0.2mm的转轴,可采用磨削轴颈方法,消除转轴凸出部分;对于小型电动机,也可以磨削转子铁心的凸出部分,但要控制转子与定子间的间隙值不应超过正常间隙的10%。
若转轴弯曲程度较大,可采用先捻打矫正,后磨削方法予以消除。捻打矫正方法如下:先检测出转轴凸出部分,并做好记号。将转子置于带V型槽的支架上,让凸出处转向上方中央,将V型叠块搁于转子铁心上都凸出处,用大小合适的铁锤垂直捻打。捻打过程中以转轴凸出处为中心,依次向两侧(每侧圆心角为45°)交替捻打。离凸出点越远处,捻打力度与次数均需适量减少。每进行一轮捻打前,应重新检测转轴弯曲度。直到弯曲度在0.2mm以内,再通过磨削修复。